【贺州人有福了】2025贺州崛起:解码未来五年的

贺州 更新于:2025-05-13 16:52
  • 阿敏啊668

    引言:锚定东融枢纽,重构区域价值坐标

    当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浪潮向北延伸,位于桂粤湘三省交界的贺州正以"东融先行示范区"为支点,撬动一场影响深远的城市变革。2025年一季度GDP增长7.4%的成绩单背后,是这座城市在交通、产业、生态等领域的系统性突破。本文将通过三大维度,解码贺州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。

    一、交通动脉重构:打造三省通衢新枢纽

    在贺州北过境线高速与连贺高速实现闭环的历史性时刻,这座城市正以"7高6铁5站4环3网2江1机场"为骨架,编织立体化交通网络。作为东融战略的"咽喉工程",平昭高速TJ5分部路基交验完成,预计2025年6月通车,届时贺州至广州车程将缩短至2.5小时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渝桂粤货运铁路已纳入国家规划,这条连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货运大动脉,将彻底改写桂东地区的物流格局。

    值得关注的是,贺州正以路衍经济重构交通价值。贺清高速沿线布局的"贺品荟"主题服务区,不仅成为农产品展销窗口,更带动周边形成特色产业带。这种"交通+产业"的创新模式,让基础设施投资产生乘数效应。

    二、产业集群裂变: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

    在平桂区,碳酸钙新材料产业集群正经历从"卖石头"到"卖科技"的蜕变。科谷钙业纳米碳酸钙项目的签约落地,标志着贺州在超细粉体、生物基材料等领域的突破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双碳智能电机研发制造项目的开工,将推动贺州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实现从0到1的跨越。

    农业现代化同样跑出加速度。中龙农业的智能插秧机在春耕中惊艳亮相,而大湾区"菜篮子"基地新增20个的成绩单,彰显贺州作为粤港澳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地位。这种"科技+农业"的双轮驱动,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活力。

    三、生态价值转化:绿水青山的经济解法

    贺州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。22个风电、光伏项目获得243.5万千瓦指标,使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30%。值得关注的是,分散式风电"千乡万村驭风行动"的实施,不仅为乡村注入清洁能源,更通过"企业+村集体"模式创造可持续收益。

    在民生领域,"三馆一中心"项目完成55%形象进度,这个投资5.3亿元的文化地标,将成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引擎。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项目的推进,不仅呼应了国家"双碳"战略,更通过"风光充储一体化"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。

    四、文旅康养升级:打造大湾区后花园

    作为2026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承办城市,贺州正加速推进文旅产业提质升级。黄姚古镇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品质提升工程,将植入沉浸式演艺、非遗体验等新业态;姑婆山旅游度假区投资超6亿元进行改造,目标直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。更值得期待的是,"梦里黄姚"等30个重大文旅项目将于2026年前投入使用,届时贺州将成为大湾区游客的"心灵栖息地"。

    结语:未来已来,贺州正书写区域发展新范式

    从交通枢纽到产业高地,从生态屏障到文旅名城,贺州的蜕变揭示了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深层逻辑:以重大项目为抓手,以创新驱动为引擎,以生态价值为底色。随着2025年5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,这座城市正以"实干干实、快干干好"的作风,在桂东大地上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当平昭高速的车流穿越桂粤交界,当姑婆山的云雾漫过粤港澳游客的镜头,贺州,这座崛起中的东融新城,正在定义未来城市的模样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