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州建市十五周年了,都有些什么成就?

贺州 更新于:2025-04-12 12:39
  • 看中就上

    贺州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,自2002年建市以来,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。以下是贺州建市十五周年的一些主要成就:
    1. "经济发展":贺州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,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形成了以矿业、林业、旅游业、现代农业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。
    2. "基础设施建设":贺州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,高速公路、铁路、机场等交通设施不断完善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    3. "生态环境":贺州市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,成功创建了多个国家级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,空气质量、水质等环境指标持续改善。
    4. "旅游业":贺州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,如黄姚古镇、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等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,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。
    5. "文化传承":贺州市注重文化传承,成功申报了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,如贺州客家山歌、贺州瑶族刺绣等。
    6. "民生改善":贺州市加大民生投入,教育、医疗、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,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。
    7. "脱贫攻坚":贺州市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,通过产业扶贫、就业扶贫、教育扶贫等多种方式,实现了贫困人口稳定脱贫。
    8. "科技创新":贺州市积极推动科技创新,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,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    9. "对外开放":贺州市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,积极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拓展对外贸易,提升城市影响力。

    举报
  • 孙西请

    2002年,贺州正式撤地设市

    从此,贺州翻开了崭新的一页

    贺州建市十五周年以来,说起发展,200万贺州儿女如数家珍,通高铁、建高速、成为世界长寿市......

    然而最直观的,还是透过数据看变化,值此周年纪念,麒大宝带你数说贺州,见证一个传统农业地区向新型现代化城市迈进的伟大征程。

    经济总量不断跨越,综合实力显著增强

    建市十五年来,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翻了两番。

    期间,全市GDP总量从2002年的110.3亿元,提高到2016年的518.2亿元,连续闯过了4个百亿元大关

    十五年间经济总量增长了3.7倍,GDP年均增速达10.5%

    优化经济结构取得成效,三次产业取得积极进展

    建市以来,贺州市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,第二、三产业的比例呈现大幅度增长。

    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2002年的38.6:27.8:33.6调整为2016年的21.6:40.8:37.6

    产业结构的主基调由一产为主调整为二三产引领,二产比重年均上升0.9个百分点,三产比重年均上升0.3个百分点。

   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

    十五年来,在粮食保持稳定的前提下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,农业结构不断优化,形成了粮、果、菜、畜四大支柱产业

  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63.4亿元增长为2016年的181.3亿元

   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

    十五年间,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.1%。2016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83.6亿元,是2002年的24.6倍。

    全市形成了以电力、林产、矿业、电子、新材料等5个支柱产业集群,实现了碳酸钙、装配式建筑材料两个新兴的千亿元产业的茁壮发展。

    碳酸钙产业产值达189.8亿元,占整个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9.2%,产值增速达22.3%,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新动力

    工业园区规上企业已达128家,园区工业产值392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9.0%。

    消费市场强劲扩张

    2016年,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1亿元,是2002年建市初年的3.9倍。

    每年跨越一个10亿元的台阶,2008年突破50亿元,2012年突破100亿元,年均增速达到14.5%,十五年中有13年增速保持在两位数。

   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

    固定资产投资自2006年突破100亿元以来,每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,2016年达到650.8亿元。

    建市十五年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2倍,年均增长32.8%。

    基础设施日新月异,城市功能不断提升

    交通网络不断健全

    十五年来,桂梧高速公路贺州段、广贺高速公路贺州段、洛湛铁路、贵广高铁相继全线贯彻运营,开通运营贺州直达南宁高铁动车,贺州至广州车程缩至1.5小时,贺州至南宁缩至3.5小时,贺州昂首迈进高铁时代

    2016年末,全市公路里程达4893公里,是2002年公路里程的3倍。

    全市公路客运量12.7亿人公里,比2002年的85.6倍;公路货运量83.2亿吨公里,是2002年1460倍。

    信息化迅速发展

    2016年末全市邮电业务总量达32.2亿元,是2002年的14.1倍,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0.7亿元,是2002年的15倍。

    2016年全市移动电话用户133.23万户,是2002年的15.3倍,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15.12万户,4G移动电话用户83.05万户。

    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

    随着2016年平桂区成立,全市形成了“两区一县”的城市格局,生态新城建设提上日程,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到65.77平方公里。

    2016年全市城镇化率达43.98%,城镇人口达到89.66万人。

   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,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

   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

    2016年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,是2002年的8.1倍,年均增长16.1%。

    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161.15亿元,是2002年的15.8倍,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高达129.49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.4%。

    其中,教育支出32.31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0.1%;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.01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.5%;扶贫资金11.7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.3%。

   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

    201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883元,年均增长12.4%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52元,年均增长12.0%。

  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呈现快速增长趋势,2016年底住户储蓄存款余额达378.8亿元,比2002年底的8.9倍,年均增长16.9%

   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,小康社会取得新成就

    教育事业成效显著

    2016年,贺州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达0.47万人,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2.51人,普通中学在校生达11.28万人。

    专任教师数量大幅提高,同2002年相比,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767人,同比增长33.9%,普通中学专任教师7286人,增长24.0%,小学教师10269人,增长8.9%。

   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

    2016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180个,其中医院23个,乡镇卫生院57个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,诊所233个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,卫生监督所12个,妇幼保健院4个。

    卫生技术人员1.04万人,其中执业(助理)医师3283人,是2002年的2.0倍。

   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

   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,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。

    2016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城镇居民80.95万人,参保城镇职工16.66万人,是2002年的4.1倍;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.18万人,是2002年的2.7倍;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.73万人,是2002年的1.9倍。

    回首十五年,贺州为步入小康社会做了全面而充足的准备,如今,在周年庆典之际,请让我们说一句:贺州,生日快乐!

    举报
  • 用户805416974874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